close

因為機構推動優勢觀點且在五月底曾在某研討會分享機構推行優勢觀點的督導經驗,

我和孟同事一起寫、一起分享。

後來六月份就接收到老師推薦而來的博士班研究生,

希望可以訪談機構的督導和社工,談論有關運用優勢觀點的督導經驗。

老實說,不得不接受訪談,畢竟受恩於兩位社工界的大師薰陶,

他們推薦的學生,難以婉拒。

看了訪談大綱,覺得好難,果然是博士生。

----------------------------------

昨天進行了訪談,因為研究生其實也是我母校的學生,從921開始聊起,原來當天地震,我們都在學校度過。

於是這樣的關聯讓這個訪談關係開始有了連結,任何的互動關係都從基本的連結開始。

(反讓我思考到連續兩年看到這位學長在優勢研討會場合發表內容蠻"腳踏實地"的,心想有機會認識應該也蠻不錯的。

或許這樣的思維散發出去後,有因緣自然就會有機會認識。)

從受訪過程中,其實自己也是希望有機會可以整理自己,

學長也分享自己曾經藉由他人的訪談逐字稿中進行自己的"反思"。

 受訪過程中,一問一答中,如果學長有共鳴之處,也會在釐清我的回答之後給予回饋與分享他自己的經驗。

 

我覺得這一段將近3.5小時的訪談中,是我從事社工16年來最享受的一次經驗。

所謂享受,就是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訪談者的真誠、自然、不為訪問而訪問的拘謹、限制。

另外,還有看見原來大家有志一同在社工界裡打拼。

即使同樣面對社工界的不團結之處、有認真打拼的前輩們依然在認份付出。

守護''社工價值"是學長的回饋,

以案主為中心、守護社工價值、系統觀念....等共鳴處。

就如同學長說的暗室裡有一點燭光就能照亮暗室,即使只有一人,依然有點亮的機會,先不論燭光能持續多久。

學長在訪談結束前也分享自己反思的短文。

結束後,真的傳一段他的反思短文給我。

....這些的分享中,讓我看見之前的我。

之前的我,過一段時間也有類似的反思,並寫在部落格這裡。

因為可以自我對話,也算是沉澱自己。

雖然,我沒有學長的文筆佳,但我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思。

社工師的觀點比心理師更為寬廣(當然也不全然如此),但心理師也在改變服務的模式,

社工師的的社會價值並非如此。我喜歡學長的比喻。

社工界習慣將社工期待成可以當"綜合科的醫生",期待什麼都要會,

但是在醫院裡,綜合科不比專科還賺錢,醫院會選擇專科(營利取向的話),

如果有綜合科的醫生,專業技術一定比較高,因為需要什麼都會。

社工界的期待是要綜合科的醫生一般什麼都要會,給予的價值卻是很低的。

我想社工的社會價值或地位還無法與醫師比擬,

但若與最接近的心理師相比,卻是明顯有落差。

我也可以感受到,社工師自己對於心理師也是崇敬與羨慕的。(對某時期的我來說也是)

......

原來一個訪談可以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反思過程、共鳴過程,

也結識一個社工界的前輩、優勢觀點運用的好夥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社工與生活隨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