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整理一下部落格,

看到有關社工類別的文章,距今已經三年...不可思議!

{Aug 25 Sun 2019 關於社工反思}

↑最近的這一篇是近年來最有感觸的社工心得了。

回顧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中,超過2/3在於督導這職務上。

雖然手上不免有接幾個case,保持點直接的感覺。

就像壽司師傅,就算再資深,不繼續做而只是教,

難免手感會變差。

換句話說,不接觸個案,可能會脫離現實。

 

近期幾年來,政策變化讓直接服務也跟著演化,

為了人力穩定、持續提供服務,

年年契約變化也令人難以招架。

這是在督導位置上的挑戰,但也是需要承擔的壓力。

面對四親等內的案型,直系、旁系、親密...多元對象,

但近年轉型為需要以家庭為單位來看待之,

家庭系統、關係界線、系統觀非常重要,

腦子附上這個思維來評估個案也得內化一段時間,確實不容易。

但也因此多了很多機會學習看待家庭系統,

往往也發現更多令人難以想像的結-家庭故事。

家庭...尤其華人文化下的家庭,

文化下的價值、信念,

往往帶來有很多的情緒糾葛。

這是說華人文化下的價值、信念不好,

而是交雜在家庭成員次系統之間的影響,

大人、小孩之間、大人之間,些微的心理創傷,

可能就影響上半輩子。

我喜歡包文的家庭系統理論,以及撒提爾的溝通模式

這是最簡單可以理解的概念,

但社工運用起來多在評估階段,

要適時運用於協助個案轉化的技巧,

就得更深入了解家庭治療的各項技術。

不過,這是心理師擅長之處,

社工師除了要有能力去了解評估這個家庭系統間的影響,

但也得要有基本的催化個案改變和轉化的語言,

而不是像業務員一樣,你開口什麼,我就給什麼。

或者當個案情緒低落唉聲生活很苦,就直接搬出經濟補助的方案。

或者當個案跟伴侶衝突,就直接轉伴侶諮商。

有新手或者不擅長接個案情緒的社工,就容易直接像上述方式供給。

這類的工作其實一個了解社會資源的志工或路人甲也可以做得到,

(也難怪某議員自稱是社會工作者,因為該議員幫了很多受暴婦女)

如果如此,一個熱心十足又掌握某些地資源的議員、民代等都可以替代社工。

那社工界常在說的『專業』又何在呢?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個案多,無法深入服務才轉諮商、轉....,

如果個案多,總不會每個都這樣做吧,

如果個案多,做一兩個總可以吧...

這需要反思,我們為何不敢去接住個案情緒?

我們為何面對個案的眼淚就手足無措

人群服務最難就是在這裡,

但也最可貴在這裡,因為此時就是出現了『照妖鏡』,

就看你敢不敢照這面鏡來反觀自我狀態

其實,眼前的社會工作確實難為,

但反思我們自己本身是否有繼續精進自己?

其實,我也時常想自己如何因應變化多端的個案型態。

最簡單就是不斷地學習、請教資深或督導老師們。

年資有一定程度的人,就得進一步思考自己期待的專業是什麼?

有時我會有一股擔憂,

擔心一不小心就退步,一不小心就忽略變遷下的新知識、新知能。

這或許也是專業自信不夠強大的關係,

專業自信就跟人的自信一般,

需要不斷累積寶貴經驗,也需要不斷地內省內觀自我狀態,

因為有時是自己過多的擔憂,而不是內在的分別心作祟。

不斷精進專業能力是自我專業的進化過程。

你,我,進化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社工與生活隨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