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次單獨主持志工個案研討會,
雖事前有做了點準備,也將此次的目標訂出來,所以不至於緊張。
不過這次另邀請實習生(也是諮商師)列席,
希望藉由志工提案,分組討論議題,然後再請諮商師回應其觀點,請主責swr.回應其處遇方向。
聽起來過程都順利(除了一開始的NB無法播出錄音檔外),從這次經驗中體驗到不同的新學習經驗。
首先,主持的經驗,從以往邀請過學者擔任主持的印象中擷取優點,結合自己期望的方式進行。
時間的掌控、引導學員進入討論的氛圍、程序的掌握...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不過自己的口條還是需要繼續磨練。
第二,當諮商遇到社工時,諮商師後來私下與我討論其發現,
包括其擔心志工接線的技巧不足或帶著錯誤的認知在服務是危險的...等擔心,
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地方,究竟要讓志工的功能定位在諮商輔導?亦或是諮詢的功能就好?
諮商與諮詢畢竟不同,中心對志工的角色期待又如何?
不論是朝諮商輔導或諮詢的方向,其所需具備的能力必然有其相異處及共通點。
第三,凡有所準備必將穩著,事前的準備大家都曉得,但自問每次的活動或會議前是否有充分的準備。
從現任理事長的身上就可看到其優勢,雖其準備的講稿都很冗長,
但是每次必會看到他很認真且積極在做準備工作,甚至多次反覆演練。
試問現在的年輕人能花多少時間在準備其每樣工作呢!?
我相信有所準備就比較不會慌張,也比較能順暢,
即使有小出錯也不置於會因此而自責不已,因為自己已經努力了。
從這次經驗中,除了上述的感受外,也提醒自己需不斷地自我提升,
雖有老師提點我要有相對的自信,相信這點我還在努力。
~~~
發現如果自己周遭有比自己權位更高的人,我就不太會講話,反之,我自己則能侃侃而談。
也許這就是相對自信不足所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