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愈慈悲、愈智慧、愈無憂』      文摘自:『是非要溫柔』一書,聖嚴法師著


 通常,人有三種生命:一種是肉體的生命,是由母親懷胎十月所生;第二種是歷史的生命;第三種是智慧的生命。


    ….(略)...站在佛法的立場,我們除了肉體和歷史的生命,還有永恆的、無限的、超越於時空的智慧生命,我們稱它為法身慧命。


    有智慧的人,才能為自己及他們解決困難,否則,這個人一定生活得沒有意義,既為自己帶來痛苦,也為他人製造麻煩。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特別聰明,這並非意謂有智慧。事實上,聰明的人也可能是煩惱心很重的人;如果聰明而煩惱很少,甚至沒有煩惱,那才是清靜的智慧。


 


愈慈悲、愈智慧


    智慧是可以培養的,如佛的智慧便是從慈悲產生的。慈悲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慈悲」就是多為他人設想,常替他人處理問題,相對地,困擾自己的問題也會愈來愈少,也就愈有「智慧」了。


 ….(略)...….


~~~~~~~~~~~~~~~~~~~~~~~~~~~~~~~~~~~~~~~~~~~~~~~~~~~


吾之反思:


聖嚴師父有句法語如是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再對應這篇意旨後有些想法。


在生活中的運用,要培養慈悲也是需要具有同理心,同理此心、感同身受。


要具有同理心,也是要把「我執」放下,保持開放心的去面對人,因為開放的態度,更能去包容他人。


只要能夠包容,同理的心就容易產生。


如果我們不夠開放心態,在這種情況之下,同理不容易做到「心」的層面,頂多是在表面的瞭解罷了。


在慈悲之下,不容易與人敵對。


因為有慈悲就能夠生長智慧,有智慧就能對治煩惱。


思此,每每參與法會,更能發現到煩惱、妄想之多啊。


慚愧!仍須努力精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社工與生活隨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