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上午休假,本來想寫寫昨天前天連續兩天工作坊的心得,
但是上來自己部落格隨意瀏覽一下,我點開了這一篇幾年前寫的文章,
『與阿嬤的故事』
https://lizy225.pixnet.net/blog/post/235487441#comment-122674273
瀏覽一下內容,不禁眼眶泛淚
過往刻苦銘心的點滴依然隨著文字一一呈現出畫面。
母親,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根,是生命初始階段的重要他人,也是影響很大的人,不論正面或負面。
我和外婆有深刻的因緣,也是來自從襁褓中就由外婆照顧,一直到五歲才由爸媽帶回原生家庭生活。
我是父母第一次孩子,但當年父母為了賺錢,需要人照顧年幼的我,祖母因為有好幾個哥哥需要幫忙照顧,
已經超過照顧負荷,於是我只好往外婆家送,我是外婆第一個孫子,小阿姨、兩個舅舅都差我12歲以內。
對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家裡多一個幼兒,應該是充滿好奇又呵護吧。
確實,我受到外公外婆、阿姨舅舅們的照顧很多。
當年外公經營育苗場(就是稻苗培育工作),所以在我三四歲前吧,外公已經有能力買一棟三層樓的房子。
當時我爸連一台車都還買不起,只有打檔式的機車。
或許因為當爸爸了,需要努力拚經濟,嫁夫隨夫的媽媽就成了阿爸的幫手。
印象中當時阿爸買了一台插秧機,部分來自外公的下游工作。
阿爸的努力一直都被外公稱讚,雖然是他所有女婿當中最晚買汽車的,但阿爸的孝順都被看在眼裡。
外公經營育苗場,外婆也需要幫忙,雖然有聘請員工,外婆負責煮飯和照料其他瑣碎事。
我印象中的外婆還在新家裡幫忙做手工貼補家用。
小時候印象中的外婆是個傳統盡責、勤勞、以家為重的太太,
即使配偶有做錯事過,外婆依然是個維繫自己家庭為先的太太。
配偶給予的苦,只有自己吞;
外婆的身體一直都有單薄,飽受氣喘,身體也讓她吃了不少苦,
晚年又受到膝蓋的疼痛之苦,
早年辛苦打拼,外公生意不佳後陸續賣掉辛苦買的田地,加上沒有儲蓄習慣,最後就剩下當時住的透天厝。一個充滿回憶的房子。
外婆生病前最後走路偏一邊,兩隻瘦巴巴的腿走起來有點歪,臉部凹陷的臉這些都烙印在我腦海裡。
但是她的笑容,尤其在小阿姨愛逗弄她的那些日子裡,外婆比較常有開心的笑聲。
在外婆住院長達半年左右,一度有好轉跡象,
卻又希望放在桃園某醫院,結果是本來帶呼吸器去,卻轉院後又插管。
我相信外婆從帶著希望去,卻帶著更惡化的身體再不久後又轉回來在地醫院,在桃園住院期間,我也是和小阿姨再北上探望,當時精神狀況還好的外婆還可以跟我們表達(勉強猜她的意思)。但是住沒多久就惡化..
轉回來彰化的醫院,曾經短暫的回家療養幾天,後來是因為喘不起來而再住院。最後一次入住,沒有好好出來。
曾經彼此的陪伴,是珍惜,也有很多疼惜。
回不去的遺憾,是說不出口的愛,是惋惜。
我覺得懷念外婆的愛和好之外,
就是把自己過得好當作回報,
珍惜身邊人當作警惕,人生不再留遺憾。
母親節將至,
盼望支撐家庭精神核心的每位母親,
都能安好!
#知恩報恩為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