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義工之感 part2

4/3-4是梁皇法會最後兩天,今年正逢連續假期,一兩個月前就已經把時間空出來。

今年擔任梁皇法會的執事算第四年了,第一、二年擔任外護,擔任內護兩年。

去年才剛受菩薩戒,緊接著第一次的法會就是梁皇,當時還是很戒慎惶恐呢!

 

連續假期的第一天4/3本應一早六點半集合,但是我的手機突然完全沒電,

因此我睡到七點自然醒時,已經遲到了!

我被自己嚇得突然變得很清醒時,立即聯絡小組長,正好可以趕上另一台要去法會的車。

這也是一種無常。

趕到現場第一支香還在進行,因此自己只好跟小組長懺悔一下。

由於在新落成的寶雲寺內的八樓壇場,因此內護、外護可以輪流。

由於穿著大禮服,特別有種身分重任之感;

在大型法會的接待工作上,其實有很多細微的地方可以學習,

最基本的身儀(面帶笑容、肢體動作)、口儀(主動關懷有需要的菩薩、祝福語),

這種互動中其實跟平時職場上真的很不同,但在這過程中,我想[福慧雙修]是必要的,

因為在接待過程中看到精進用功的參與法會菩薩(慧業),在細微的肢體行為上卻不那麼善巧待人。

在接待(福業)過程中若沒有正確的觀念,也是很容易以自己的習氣在做事。

我想在這兩天當中,自己是真的做得很法喜,累得很歡喜,在這樣有限的空間裡,我發現自己是自在的、主動的;

第一天晚上還留下來彩排隔天的齋天法會、焰口法會,

第二天六點半就要集合,立即進入執事現場,齋天時我在一樓準備接待,舉牌帶著報到菩薩進入大殿,

由於有彩排,加上盡量讓自己放下原本的我,只有當下所學去走,專注卻不執著地走,自然走得輕鬆、自在。

我發現自己第二天的早上我精神特別好,我喜歡站著接待,不想一直休息。

到了下午的焰口法會,提前到場集合,面對眾百人的開放式空間,起先我並不會感到不自在,

反而是信眾在移動座位時,我才發現到自己的感覺在變化。

原來我自己還是會[害怕],害怕面對大眾(我本來覺得已經完全克服了),只是這種害怕的程度已經降低很多了。

原來,我還是會在乎顏面,我還是會怕做錯,

下午的小組長也挺善巧的,我適時地因應,能做盡量做,能主動就向前,一個命令就一個動作,

因此即使現場已很多變數,還是可以在組長們的調動之下做調整,

在這麼緊急的當下,唯有聽到-辨識-反應這三個動作。

在過程中,我一直以眼觀察,比較能掌握到我自己的執事範疇。

第二天從集合到可以離開會場,總共約16小時,這真是體力上的大考驗,也是智慧的考驗。

在這兩天中我有一支香跟著拜佛,我在心中發個願{希望明年有機會可以來專心拜懺}!

 

菩薩道中有無常,福業深耕方知己,些微習氣能障道,唯有一一把礙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社工與生活隨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